内容摘要:
《热工装置与设备的CADX》在线平时作业2-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余热锅炉常用于石油化工生产中回收余热,是一种特
《热工装置与设备的CADX》在线平时作业2-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余热锅炉常用于石油化工生产中回收余热,是一种特
作业 考核 论文 答案 一请联系 微--xhmcz122
Q-210969415
《热工装置与设备的CADX》在线平时作业2-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80 分)
1.( )余热锅炉常用于石油化工生产中回收余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管壳式换热器,主要由高温反应气体和冷却介质间接换热产生蒸汽。
A.管壳式
B.烟道式
C.辐射式
D.板式
2.( )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高效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板片进行热量交换。
A.板式
B.蓄热式
C.管壳式
D.淋水式
3.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属于( )。
A.匀速磨煤机
B.低速磨煤机
C.中速磨煤机
D.高速磨煤机
4.为了方便锅炉煤耗及经济性分析,统一规定以( )为29308kJ/kg的煤作为标准煤。
A.氢元素发热值
B.碳元素发热值
C.低位发热值
D.高位发热值
5.对象捕捉的类型可以通过( )对话框中的"对象捕捉"选项卡进行设置。
A.对象设置
B.目标设置
C.图形设置
D.草图设置
6.制冷设备是指基于热力学原理,通过( ),人工方法制造低温的设备与装置。
A.热量传递
B.化学反应
C.物理变化
D.机械能传递
7.( )是锅炉尾部烟道中烟气与给水换热部件。
A.省煤器
B.过热器
C.再热器
D.汽包
8.蓄热式换热器进行换热时,换热过程分( )进行。
A.一个阶段
B.两个阶段
C.三个阶段
D.四个阶段
9.布置图的比例尺一般选用( )。
A.1:20
B.1:30
C.1:40
D.1:50
10.蒸发是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使其中部分溶液汽化并被移除,以提高溶液中溶质浓度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 )溶液的操作过程。
A.稀释
B.浓缩
C.提纯
D.筛分
11.将锅炉排烟温度降低到足够水平,让排烟中呈现过热状态的水蒸汽在换热面上冷凝,并释放出汽化潜热,这种利用排烟中潜热的换热设备称之为( )
A.真空锅炉
B.冷凝锅炉
C.电锅炉
D.生物质锅炉
12.对于车间地平面以下砌筑的炉子,要标注( )外侧尺寸。
A.烟道砌体
B.炉墙砌体
C.支柱砌体
D.边墙砌体
13.AutoCAD中新建文件时,在"选择样板"对话框中选择合适的样板,一般画两维图时可选用。
A.acad.dwt
B.acad3D.dwt
C.acadiso.dwt
D.acadiso3D.dwt
14.电能是指电荷的( )和积蓄有关的能量。
A.能量
B.速度
C.运动
D.极性
15.炉子钢结构的接点连接一般都采用( )焊接。
A.自动电阻
B.手动电阻
C.自动电弧
D.手动电弧
16.燃料消耗量大,空气预热温度高的大型加热炉,或要求火焰有一定刚度的熔炼(化)炉,宜选用( )。
A.高压油烧嘴
B.低压油烧嘴
C.喷射油烧嘴
D.脉冲油烧嘴
17.辐射能是物体以( )形式向外发射的能量。
A.光线
B.电磁波
C.温度
D.声波
18.锅炉设备所用煤炭,主要是根据煤的( )含量的大小来进行分类的。
A.灰分
B.挥发分
C.低位发热值
D.高位发热值
19.热管工作时,在吸液芯内由于( )使冷凝后的工作也体回流到蒸发段。
A.吸力
B.毛细作用
C.斥力
D.静电力
20.煤炭在加热过程中( )分解而析出的气体产物称为挥发分。
A.硫
B.氢
C.无机物
D.有机物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直流燃烧器根据燃煤特性不同,一、二次风喷口的排列方式可分为( )。
A.均等配风
B.分级配风
C.一次配风
D.二次配风
22.水冷壁的作用主要为( )。
A.吸收炉膛内火焰的热量
B.保护炉墙
C.悬吊作用
D.过热
23.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方式有下列哪几类( )。
A.胀接
B.焊接
C.胀焊
D.点焊
24.工业炉按热工制度可以分为( )。
A.直接式炉
B.间接式炉
C.间断式炉
D.连续式炉
25.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是以( )的现代化设计手段。
A.人为本
B.计算机为辅
C.人机结合
D.代替人
4.报表的数据源可以是( )
A.表或视图
B.表或查询
C.表、查询或视图
D.表或其他报表
答案:A
5.操作对象只能是一个表的关系运算是( )
A.联接和选择
B.联接和投影
C.选择和投影
D.自然连接和选择
答案:C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为了建立一个关系,首先要构造数据的逻辑关系
B.表示关系的二维表中各元组的每一个分量还可以分成若干数据项
C.一个关系的属性名表称为关系模式
D.一个关系可以包括多个二维表
答案:A
7.在创建数据库表结构时,为该表中一些字段建立普通索引,其目的是( )
A.改变表中记录的物理顺序
B.为了对表进行实体完整性约束
C.加快数据库表的更新速度
D.加快数据库表的查询速度
答案:D
8.SQL语句中删除视图的命令是( )
A.DROP TABLE
B.DROP VIEW
C.ERASE TABLE
D.ERASE VIEW
答案:B
9.设有两个数据库表,父表和子表之间是一对多的联系,为控制子表和父表的关联,可以设置“参照完整性规则”,为此要求这两个表( )
A.在父表连接字段上建立普通索引,在子表连接字段上建立主索引
B.在父表连接字段上建立主索引,在子表连接字段上建立普通索引
C.在父表连接字段上不需要建立任何索引,在子表连接字段上建立普通索引
D.在父表和子表的连接字段上都要建立主索引
答案:B
10.以下所列各项属于命令按钮事件的是( )
A.Parent
B.This
C.ThisForm
D.Click
答案:D
11.在Visual FoxPro 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视图可以修改数据
B.利用查询可以修改数据
C.查询和视图具有相同的作用
D.视图可以定义输出去向
答案:A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
A.产权清晰
B.责任明确
C.政企分开
D.管理科学
答案:A
2.()指对企业的微观构造及其相关制度安排所作出的一系列界定、规制与约束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企业组织、运营、管理等一系列行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A.企业制度
B.企业战略
C.企业使命
D.企业远景
答案:A
3.1961年12月,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对现代管理理论中的各种学派加以了分类和详细说明。
A.享利·普尔
B.麦卡勒姆
C.泰罗
D.哈罗德?孔茨
答案:D
4.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 )
A.欧文
B.韦伯
C.法约尔
D.泰罗
答案:D
5.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是()。
A.集合性
B.层次性
C.相关性
D.动态性
答案:A
6.一般认为管理科学是从美国管理学家( )开始出现的。
A.享利·普尔
B.麦卡勒姆
C.泰罗
D.法约尔
答案:C
7.民主管理是一种以( )为中心的管理。
A.事
B.效率
C.民主权利
D.人
答案:D
8.泰罗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著作是 ( )。
A.《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B.《科学管理原理》
C.《管理学一般原理》
D.《组织》
答案:B
9.()是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起导向作用的计划。
A.指导性计划
B.指令性计划
C.短期计划
D.长期计划
答案:A
二、多选题 (共 13 道试题,共 26 分)
10.企业决策的类型按决策的重要性分包括()。
A.长期决策
B.战略决策
C.战术决策
D.业务决策
答案:BCD
11.企业文化的功能包括()。
A.导向功能
B.凝聚功能
C.激励功能
D.约束功能
答案:ABCD
12.计划作为一种管理功能,具有如下特点()
A.计划具有目的性
B.计划具有普遍性
C.计划具有适应性
D.计划具有经济性
答案:ABCD
12.设有表示学生选课的三张表,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课程C(课号,课名),选课SC(学号,课号,成绩),则表SC的关键字(键或码)为( )
A.课号,成绩
B.学号,成绩
C.学号,课号
D.学号,姓名,成绩
答案:C
13.MODIFY STRUCTURE命令的功能是( )
A.修改记录值
B.修改表结构
C.修改数据库结构
D.修改数据库或表结构
答案:B
14.在超市营业过程中,每个时段要安排一个班组上岗值班,每个收款口要配备两名收款员配合工作,共同使用一套收款设备为顾客服务,在超市数据库中,实体之间属于一对一关系的是( )
A.“顾客”与“收款口”的关系
B.“收款口”与“收款员”的关系
C.“班组”与“收款口”的关系
D.“收款口”与“设备”的关系
答案:D
15.下面关于类、对象、属性和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类是对一类相似对象的描述,这些对象具有相同种类的属性和方法
B.属性用于描述对象的状态,方法用于表示对象的行为
C.基于同一个类产生的两个对象可以分别设置自己的属性值
D.通过执行不同对象的同名方法,其结果必然是相同的
答案:D
16.在查询设计器环境中,“查询”菜单下的“查询去向”命令指定了查询结果的输出去向,输出去向不包括( )
A.临时表
B.表
C.文本文件
D.屏幕
答案:C
17.以下关于“查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查询保存在项目文件中
B.查询保存在数据库文件中
C.查询保存在表文件中
D.查询保存在查询文件中
答案:D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