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福师23春《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指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
福师23春《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指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
作业 考核 论文 答案 一请联系 微--xhmcz122 Q-210969415
福师23春《比较文化学》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指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A.大众文化
B.通俗文化
C.消费文化
D.亚文化
2.( )也称为普通话、国语,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是人们(群体)在公共交流时普遍使用的标准化语言,它往往是一种或者多种方言经过标准化过程完善而成。
A.方言
B.标准语言
C.第二语言
D.媒介语言
3.( )又称集体文化,指与主流/主导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流/主导或总体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A.大众文化
B.通俗文化
C.消费文化
D.亚文化
4.当文化陷入一个统治和反抗的过程并成为政治斗争场所的时候,它才具有政治的性质和功能,成为一种( )。
A.文化政治
B.文化战争
C.文件经济
D.文化科学
5.( )是对新的现象、新的活动、或新的事物的观察,并通过抽象思维和日常经验所获得的先在知识提供新的理由来解释这些认知/知识。
A.创新
B.创造力
C.发现
D.发明
6.( )指某些文化群体因为战争、政治、文化(尤其是宗教)、社会冲突等离开其文化源地(种族/民族区域、祖国等),分散定居于异族地区或者外国,从而定居在其他国家或者不同的文化地域,并且以某种方式保存其原本的族群文化。
A.世界公民
B.离散群体
C.个体公民
D.民族公民
7.( )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表现为文化的变革、进步过程。
A.文化继承
B.文化迁移
C.文化崛起
D.文化转型
8.( )消费主义文化是西方国家进入消费社会后所出现经济与社会生活形态。
A.大众文化
B.通俗文化
C.消费文化
D.亚文化
9.( )指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人们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和行为的秩序规范。
A.政治
B.伦理
C.公正
D.正义
10.( )研究一种或者多种文化的地理分布、扩散及其变化,研究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人类活动所创造的文化在起源、传播/扩散、文化转变与地域环境的关系。
A.文化地理学
B.文化传播学
C.文化交流学
D.文化变迁学
11.政治文化有3种类型,不包括( )。
A.蒙昧型政治文化
B.服从型政治文化
C.参与型政治文化
D.权威型政治文化
12.以下对科学、科学史、科学革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科学是指比较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系统的自然知识。
B.现代科学的宏伟大厦,是人类心灵最伟大的胜利。
C.科学革命,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
D.科学革命是对科学体系的简单改良。
13.工业4.0 (Industry 4.0)是2013年4月( )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4.人们以( )为标准,将文化划分为游牧文化、重农文化、重商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等。
A.生产状况和文化变迁
B.人类生活器具
C.地区
D.人种
15.(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A.文化传统
B.文化传承
C.文化基因
D.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6.以下对亚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亚文化是一个相对于总体文化的次属文化。
B.一个(总体)文化通常包含了很多个亚文化。
C.亚文化是总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由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的各地区、各群体文化特殊性的方面。
D.如因阶级、阶层、民族、宗教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同,都可以在统一的民族文化之下,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或地区文化即亚文化。
17.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功能主要包括( )两个方面。
A.感知能力
B.评价能力
C.解释能力
D.预测能力
18.以下属于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的“四大自由”的是( )。
A.表达自由
B.信仰自由
C.免于匮乏的自由
D.免于恐惧的自由
19.文化区域可分为( )。
A.形式文化区
B.功能文化区
C.乡土文化区
D.地形文化区
20.每个文化主体(个体或者群体)都具有显著的( )、历史等文化表征。
A.血缘
B.语言
C.信仰
D.宗教
21.以下对“世界公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世界公民”与文化主体的身份认同和社会行为方式相关。
B.“世界公民”通常是指一个人不赞同源于民族、国家的传统地理划分。
C.或者指把自己置于世界体系中具有世界眼光的人,他/他们能宽容地、平等地接纳不同的文化及其价值。
D.或者指支持国际主义的人。
22.《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A.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B.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C.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
D.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23.“互联网+”的特征包括( )。
A.跨界融合
B.重塑(社会、经济、地缘、文化)结构
C.开放生态
D.尊重人性
24.以下对方言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方言是语言的变体,在同组方言里,每种方言都是相似或者近似的。
B.由于社会、文化、历史、政治、宗教、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往往认同某种标准方言。
C.方言/语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族群文化的重要部分。
D.方言体现了一个族群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和极其丰富的认知信息。
25.在西方,知识分子具有以下特征:( )。
A.受过专门训练,掌握专门知识,懂得使用象征符号来解释宇宙人生。
B.以知识为谋生手段,以脑力劳动为职业,形成一个与社会中其他阶级不充分整合的、不依附于现存体制的、“自由飘游”的、相对独立的社会阶层。
C.不占有生产资料,为挣工资而被雇用从事体力或技术劳动的社会阶层。
D.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对时政采取批判态度,对现状往往不满。
26.各种文明在时间和地域上的分布并不均匀,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各种文明,以文化地理与国家制度为划分标准,有( )、古代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哈拉帕文明(古代印度)、古代中国文明等。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埃及文明
C.腓尼基文明
D.古代亚述文明
27.亚文化分为人种的亚文化、年龄的亚文化(青年文化、老年文化)、生态学的亚文化( )等。
A.城市文化
B.郊区文化
C.乡村文化
D.阶层亚文化
28.以下对经济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济文化指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某种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生活信念等。
B.经济文化一般由行为文化、心理文化、物质文化构成。
C.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D.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29.以下对工匠精神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工匠精神指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
B.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
C.工匠精神要求企业的产品实现高度的精细化,其员工追求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
D.工匠精神不单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它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
30.以下对文明的描述正确是()。
A.文明首先是一个时间范畴,也是一个地域范畴。
B.文明指从人类历史上沿袭下来的器物与制造工艺、语言与交际、观念体系、信仰体系、道德法律、文化制度等的构造形式,尤其是城市发展、社会分层、象征性的沟通方式(文字等书写体系)。
C.与原始文化相反,文明是一个所谓的“高级的”、城市中心式的社会文化形态,突出了社会—政治—经济特征,而且文化精英在社会文化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D.文明也指一个社会发展成一个集中的,都市化的,分层结构的过程。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31.中产阶层是指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以及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的阶级(或阶层)。
32.民主政治的核心在于法律的规则,即法律及其程序公平地适用于所有公民,以此保障公民的权利,激励民众积极参与政治和公民生活事物。
33.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是人类生活和交往行为的表征。
34.由于交流者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障碍/误解可能导致交际失误,甚至出现“文化休克”现象。
35.在部族、种族、民族、国家文化中,个体或者群体由于同一或者相近的家族、姓氏、血缘、性别、语言、信仰、宗教、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构成了较稳定的身份认同机制。
36.汉语普通话是以南方方言(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标准现代汉语。
37.比较文化学是对不同文化传统、文化发展史与文化形态的比较研究,是比较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类型,以及对跨文化交际、国际间交往行为的研究。
38.科学革命是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
39.从社会学来看,城市与乡村只是两种地域空间分布的状况,但城市与乡村中的人们在空间、交通、居住与建筑、生活方式、社会分工以及社会组织的差异逐渐加大了二者之间的文化差异。
40.文化模式是指一种或者多种文化在构成形式、文化发展、社会制度、地域特征等表现出来的类别形态。
41.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42.节庆或者节日风俗是社会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分。
43.文化类型是指一种文化的构造形态(例如,等级制、风俗等),它预设社会行为的意义,并制约、规范了社会行为和社会精神活动。
44.文化类社会组织在文化治理体系中可以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它与政府、市场所承担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相辅相成,在资源动员、服务提供、活动实施、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专业化的能力和独特的作用,是政府以社会化机制和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依靠力量之一。
45.美国文化是一种单一的文化,不同民族、族裔、性别和文化传统的美国人的美国经历是基本相同的。
46.文化区域是文化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划出文化边界是必需的。
47.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社会将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48.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地域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文化总是总是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特征。
49.人的行为学是一种研究人类行动的学科,指人对于环境及他人有所反应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50.文明是与文化相关的概念,有时会与文化的概念相近,甚至被少数学者视为同一概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